找到相关内容48篇,用时12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论六祖革命

    准确地说,把众生当前现实之人心与作为本体的“真心”统一起来,建立了一个以当前现实人心为基础的心性本体论。这一改变之富有革命意义,一至于自此之后,整个禅宗的佛性理论和修行方法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二...论六祖革命  赖永海  [内容提要) 有文章认为,真正的中国佛教始  于“六祖革命”,而六祖慧能对传统佛教的革命性变  革主要表现在:一是把传统佛教的真如佛变为心性  佛;二是把传统佛教的强调...

    赖永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84266095.html
  • 试论中国佛教禅定的特质

    这会心一笑便成为禅宗的源头活水。中国佛教禅宗的实际创始人是六祖慧能,慧能禅学思想的主要特点是“识心见性”和“顿悟成佛”。前者是他的心性本体论,说明&...ldquo;自性常清净”。他所谓的清净,是指那种除去了烦恼,痴迷染污而达至的纯真、清洁、寂静的状态。既然慧能在心性论上提自性本自具足,那么,在修行方法论上必然是“自悟自修&...

    华方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422969696.html
  • 加强对话,密切合作,共建多元和谐的人类精神家园

    折邪?”[4]智圆视人类社会为一个需要治疗的病者,而儒、释、道三家皆是治病良药。而作为儒家在宋代发展的宋代理学广泛吸收佛教和道教心性本体论、宇宙生成论等理论,在儒家基本教义的基础上进行整合与创新,形成了...传统宗教——儒、释、道三家,呈现出相互吸纳、相互融合、相互补充,共同为社会稳定和人民福址贡献智慧的良好局面。北宋著名道士张伯端吸纳佛教禅宗的心性论和儒家伦理性命的观点,使道教完成了由外丹术向内丹术的...

    学诚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6411886614.html
  • “九五”期间中国佛教研究综述(上)

    占有一定的地位,其禅法与慧能禅法有一定的内在相通之处,但他坚持主张染净各别的二元论,因而无论是在心性本体论、修行方法还是终极境界论上都与慧能南宗彻底地坚持性空不二的般苦直现不同,从而表现出宗教理性主义...华严宗通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杨维中《性起与自性清净圆明体:华严宗的心性本体论》)《佛学研究》1999年)指出:华严宗心性论的特色和根基在于“自性清净圆明体”本体地位的确立;华严学中,此“自性清净圆明体”...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51059997.html
  • 试论佛教对中国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

    佛学界出现了一股以佛性论为主流的思想潮流;此股佛性论思潮受儒家心性理论的影响,至隋唐逐渐出现一种心性化、人性化的倾向;当时作为佛教思想主流的心性化、人性化佛性理论的最大特点,是把佛教之本体论的思维模式...本来是佛”,都是指“心”是一切诸法乃至众生与佛的本体。此种心性本体理论对隋唐及以后的儒学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在李唐一代,受此心性本体论影响最甚者,当推一代大儒李翱及其《复性书》。《复性书》虽以恢复孔门...

    赖永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91667835.html
  • 杨维中:隋唐佛教心性论的四种范式及其比较研究

    仍然是真如理体,亦即正因佛性。湛然则除继承智顗之所论外,以“真修缘修不二”及“一念心性真如”的本体论命题,力图将性恶落实于性体上而未逮;至宋代,在与“山外派”的论战中,知礼在重新诠释真如随缘命题的条件...最突出的是莫过于改“九识”说为八识说,并鲜明地改变了古唯识学与如来藏思想的渊源关系。这一改变从本体论言之,则实现了由真心本体向藏识本体的转变,从而建构出既有明确的印度佛学渊源,又有若干中土特色的心性论...

    杨维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363769407.html
  • 慧能心性思想的特征:自心本体与“三无”之旨

    ”的所有方面。所谓“心地”也就是心之本体、本性,这样的“心地”自然是自性了。从以上角度所言之心与性的关系,自然可以有如上引文所说的几种关系。从心性本体论的角度看,心与性,准确地讲是自心与自性,只能有...北宗禅师与南宗禅师尽管都在使用“自心”概念,但二者对其却赋予了迥然不同的含义。慧能心性论思想的核心是将“心”与“性”合一而用“自心”范畴标明。《坛经》中有关“心”的概念系列--自心、本心、自本心、...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50153440.html
  • 马祖的“即心即佛”思想

    为自心真如的妙用”的观点,是从心性本体论的立场来说的,一切妙用是依学者的清净真心而立。因为按照佛教的定义,妙用即是妙有,而妙有是和真空①联系在一起说的;是非有之有,有而不有,是悟达真空后的起用,并不是...昭和60年出版。  11、方立天:《洪州宗心性论思想述评》,《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  12、方立天:《性净白悟——慧能《坛经》的心性论》,《哲学研究》1994年第5期。  13、郭齐勇:《...

    邱环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13491787037.html
  • 袁宏道净土归趣略析

    教之净的分别,主要还是在宗派立场,心性本体论无疑是各种调和说的万能法宝。而“坐落于华严”的净土论,实际不仅“在理观上加深加广,开拓了净土法门的视界,”[31]还对解脱之路进行了设计改造。  至于主张...归趣的形成及代表作《西方合论》的分析,以期对明末流行并影响后世的唯心净土指向和华严净土说中突出心性本体及智境之实相净土的解释理论作一浅略说明。  关键词:袁宏道 净土归趣 心性本体 实相净土  作者...

    周 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92157239.html
  • 马祖道一“平常心是道”的禅道理念

    禅道自然观。“触类是道”是马祖突出生活意味的生活禅之理论基石。禅悟直觉与平常心的内在关联是:悟道必须在日常生活中自然地进行。从心性本体论的“自性”高度看,平常心的另一内核在于它所具有的真实价值;“立处即...填补孔子到孟子间空缺的郭店楚简的心性学说,亦可证其与天道自然观的深刻同一性),佛教传入中国后,也浸染于这一思想之中;佛教成为中国化的禅宗,与此有着深刻的内在关联。质而言之,从先秦思想的“天道自然”观到...

    赖功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74259567.html